JDB电子官网

  • 2024-06-18
    6月17日上午,白马湖农场公司林管站组织人员在可能造成危害的森防重点及小城镇管控区域,悬挂了5000只号称“森林小卫士”的周氏啮小蜂蜂袋,以生物防治的办法打响防控树木上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的歼灭战。据工作人员介绍道,一只雌性美国白蛾一次可产卵600-1800粒,破网后的幼虫具有暴食性、杂食性的特点,在短短几天内就可以将整株树叶全部吃光。此次悬挂纸袋内的周氏啮小蜂的卵将相继发育为幼虫、蛹、成蜂。该小蜂虽仅仅只有1毫米,但却具有很强的飞翔和寻找寄主能力,能敏锐地寻找到隐蔽在各种化蛹场所的老熟幼虫和蛹,一旦发现美国白蛾等害虫,就会将卵寄生在其蛹内,并吸食蛹的营养成分,最终实现以虫治虫,达到物理消灭美国白蛾等害虫的目的。据悉,此次周氏啮小蜂蜂袋由淮安区林业技术指导站统一发放,这种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将保障场域内树木、绿植安全,更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防控的有力举措。白马湖林管站表示,目前已依据寄生蜂飞行半径完成多处布点,实现全域防治覆盖。下阶段,将继续加大监测力度,确保生物防治工作取得实效,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
  • 2024-06-17
    眼下正值“三夏”关键时期,涉农企业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和青年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挥洒汗水,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夏种不误农时。巾帼柔肩亦担当连日来,位于宝应湖一分场的两条烘干线开启“白+黑”模式,24小时开足马力不停运转。宝应湖综合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孙维芹每年两季大忙都坚守在烘干一线,指挥运粮车有序停放、组织卸粮作业、检测水分、通风保粮等工作,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每晚忙到深夜,把一天的烘干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凭借“宁流十滴汗,不坏一粒粮”的执着,在充满浮尘和噪声的环境里,坚守在收粮、保粮、护粮的第一线。每天晚上,共和生产区3个场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车辆穿梭,粮食调运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槽坊场头,当最后一辆运粮车停稳在地磅上,过磅信息登记员葛菲菲熟练地记录下装载小麦的品种、重量、水分等,随后迅速将信息录入电脑。自2015年入职以来,这已经是她到外拓基地支农的第9个年头了。从早上开始收割到晚上调运结束,她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青春建功沃野上海安农场组织青年职工组成“三夏”青年突击队,奔赴田间、场头、烘干线一线。3名女青年组成作业质量督查小组,按照“机器不离田、人员不撤离”工作要求
  • 2024-06-17
    面对大米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今年以来,苏垦米业积极推动总部营销体系改革,聚焦南京市场,全力拓展民用粮销售渠道,大客户事业部业绩实现逆势突围。1-5月,南京市场销售大米8300吨,同比增长31%。近年来,受外部因素影响,初级农产品在电商、社区团购等线上平台销售发展迅猛,新兴渠道优化供给、畅通连接,激发下沉市场动能。苏垦米业顺势而为,加大对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及“苏垦尚膳”自营平台宣传推广力度,加大社区业务投入。积极参与“618大促”“百亿补贴”活动拉升销量,依托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结合重大节日节气推介产品,“苏垦优品”抖音号常态化开展直播,整合垦区“葵王”油、中山大厦卤味、农场杂粮、鸡蛋、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开展中高档小区团购、节日团购。1-5月,“富硒米”“有机米”等优质产品回购率较高,线上销售600吨,同比上升10.1%。目前,公司正着手升级“苏垦尚膳”微信小程序,未来可兼容社区团长和C端客户,并探索尝试基地直达终端的业务模式。在线上布局的同时,苏垦米业精耕线下市场,优化大型商超、新零售渠道。公司加大苏果超市门店宣传曝光,提升产品能见度,持续做好商超渠道维护。同时,主动适应市场变
  • 2024-06-14
    把粮食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机收减损是“三夏”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三夏”工作的黄金时期,新曹农场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全面展开机收减损行动,将丰收的希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获,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通过加强技术培训、严格监督检查与优化农机装备三大举措,扎实做好机收减损,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盘。强化技术培训,提升作业水平。为确保机收效率与减损效果,新曹农场在“三夏”工作启动前,组织专题技术培训会议。会上,详细讲解了农机收割的每一个环节,强调了“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旨在提升农场职工与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粮食在收割过程中的损耗。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作业质量。农场公司组建了7个支农“小分队”,每日穿梭于田间地头,对作业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这些“小分队”作为“三夏”工作中的突击力量,不仅监督农机作业,还实地考察,检查收割后的田块。他们仔细检查收割后的秸秆分布,及时提醒农机手调整作业速度,确保收割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粮食损失。强化农机装备,提高作业效率。农发新曹分公司深度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国有农机装备水平,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
  • 2024-06-14
    当前,正值水稻栽插期,耗水量增大,需水量达到高峰。为应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各涉农企业结合往年旱情,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保障夏种、夏管工作。积极保障灌溉用水6月13日,在新洋中心河岸,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项目办负责人皋霞正在查看储水情况。“主干河中心河闸和4大队新东河闸根据适时内河外河水位差采取开关闸措施,确保场内河道水量充沛。”皋霞说。60座灌溉泵站彻夜正常运行,3座翻水站已准备就绪。项目办加大各田间用水情况巡查力度,协调各大队合理放水,值班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做好及时调水和物资调度。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还采取尽量避开中午11点到下午3点高温时间段,利用早晚适宜温度进行水稻栽插,及时给水稻上水护苗、利用水层进行温度调节。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成立保水灌溉应急小组,统筹用水需求。在善后河、埃字河等河道水位较高时开启外围封闭闸自流引水,保证水位保持在1.8米以上。外河水位下降至1.6米以下时,及时关闭外围封闭闸,调度开启中干河南端西陬生产区83大队、埃河生产区34大队和西洋生产区20大队翻水站等向内河翻水,使内河水位保持在较高水位,确保水稻正常栽插用水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出苗水灌溉及时。苏垦农发弶
  • 2024-06-13
    “苏舜新能源大楼有‘汽车能源空间站’啦!”6月12日,“汽车之家空间站·南京店”正式进驻苏舜公司新能源大楼,并迎来2.0全面升级。这里以用户为中心,以科技与数据为引擎,围绕从获客到交付再到保客运营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灵活组合线上线下营销工具,融合连接人、车、场信息,赋能运营决策、消费者触达和用户运营,整体实现店端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是集“看、选、买、换”一站式服务的汽车集合体。在这里,用户可以看到基于高精度3D建模得来的裸眼3D汽车影像,通过全息智驾舱1:1看车、拆车、同框对比看车及实车对比试驾,最真实的虚拟用车体验让用户更省力地体验车辆加速、转弯、刹车、碰撞等用车场景,让产品对比体验更直观省时。实时数据高精八连屏、知识墙等科技装备叠加出震撼视觉效果,为用户带来深度数据解析和更真实的科技体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不断创新、提高效率。”近年来,苏舜公司坚持向“新”而行、革“新”创变,致力经营理念及模式创新,盯牢行业动向,以“管理数字化、数字价值化”为方向,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改革赋能,促服务提效。在生产经营上,公司以汽车用户和潜在用户
  • 2024-06-13
    6月12日上午,在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新北生产区5大队河南11号田,一台雷肯灭茬缺口圆盘耙正驰骋于小麦茬口田间,进行耙地试验作业。试验现场,只见一台雷沃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雷肯灭茬缺口圆盘耙在田间穿梭,一块块缺口圆盘耙片飞速转动,将田间秸秆和土块切碎、抛起、混合。“与普通旋耕机相比,雷肯灭茬缺口圆盘耙具有速度快、机身稳、效率高、能降低作业成本等优势,它免耕板茬即可耙地作业,每小时可以耙地50~60亩,与常规的耕翻平整相比,每亩地可降低成本4~5元。”农水中心负责人何成就介绍。雷肯灭茬缺口圆盘耙是一种用于大面积灭茬和播前苗床准备整地作业的机械设备,操作简便、作业精细、土壤细碎。耙片入土能力强,耙土深度可达到15厘米,且作业深度、碎土融合度较好,耙深浅一致,能够快速而彻底地将土壤翻松、平整,为后续的种植工作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同时能减少水田机插秧陷机现象。与此同时,在5大队河北1号田,大马力拖拉机悬挂着动力耙正在进行耕翻后整地作业,经过去年“三夏”“三秋”试验中的实际表现,该农机具已在新北生产区5大队1500亩小麦茬口田率先推广。“动力耙高效、省力碎土效果好、不破坏土壤结构分层、保墒效果好、平
  • 2024-06-13
    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清洁可再生资源,今年夏收以来,淮海农场驻场龙头企业种子公司积极引进发展生物质燃料颗粒,成为烘干设备取代电能和煤炭的一种新型替代燃料,为农场区域低碳绿色烘干设备增添了“新动能”。“采用生物质燃料烘干设备,不仅降低了烘干成本,还提高了烘干效率。”烘干线负责人表示,“新引进的生物质燃料烘干设备,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再次加热进入烘干室的空气,从而实现节能效果,还能有效减少烘干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传统的煤、电烘干方式相比,真正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垦米业淮海米业公司作为区域影响较大的龙头企业,为彰显社会职能,他们在发展稻米加工的同时,还将创收的渠道瞄准那些废弃的稻壳上,通过邀请大米生产车间的主创设计院指导扩建制粒车间,与颗粒机厂家共同为公司量身定制两组全套颗粒生产线,于2023年7月初完成设备安装并投产。经过近一年的生产运行,稻壳仓直流供料,密闭输送入制粒机,压制颗粒成型、成品输送灌装等无粉尘外溢,重力除尘脉冲除尘效果达标。到目前为止,采用稻壳压制颗粒生物质燃料生产线发售成品已突破1万吨,实现毛利增
  • 2024-06-12
    眼下,岗埠小麦收割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近期,苏垦农发岗埠分公司综合服务中心每天都有新粮入库,这些小麦从入库到烘干和储存,都配备了专业智能化的装备,实现了粮食智能化全过程管理,为粮食安全增加了“科技保险”。“现在水份点已经达到标准,可以继续进粮食。”6月10日晚上,走进苏垦农发岗埠分公司综合服务中心的烘干4号线,值班人员王博正和另一面同事检查粮食烘干情况。王博在一块大屏幕上快速点击,各种信息数据一目了然。王博介绍,综合服务中心的4条烘干线每天能烘干粮食1500吨。自从引进了数字化烘干设备,粮食烘储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在中心过磅室内,司磅员王丹正在电脑屏幕前操作过磅信息。“你看,现在只需要输入车牌号,所有信息一目了然,不需要重复录入。”王丹介绍说,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加强 “技防技控”能力建设,让粮食的储存、管理、供销、调控向数字化、智慧化迈进。为更好地实现质控系统智能化录入,实现粮食交售系统自动抓取,减少人工干预,做到车辆运输录入与质控系统无缝对接,综合服务中心2023年“三秋”更新安装新的过磅与质控一体系统。实现了管理员在质控后台录完场头运输信息后,该运粮车信息可以一键代入地磅系统;司磅员输入
  • 2024-06-12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金色六月,骄阳似火,夏粮收获的关键时刻,宝应湖“三夏”现场处处展现出基层干群团结奋战的劳动风采。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在“三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来自机关科室的“娘子军”深入农业生产各条战线,踊跃参与“三夏”奋战。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亮出了巾帼底色,展现出巾帼担当,助力宝应湖小麦颗粒归仓。快马加鞭,推进烘干入库。及时烘干、安全入库是粮食颗粒归仓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连日来,位于一分场的2条烘干线接续不断进行粮食烘干,烘干设备开启“白+黑”模式,24小时开足马力不停运转。综合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孙维芹,她每年两季大忙都坚守在烘干一线,指挥运粮车有序停放、组织卸粮作业、检测水分、通风保粮等工作,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每晚干到深夜,把一天的烘干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凭借“宁流十滴汗,不坏一粒粮”的执着,在充满浮尘和噪声的环境里,坚守在收粮、保粮、护粮的第一线。一丝不苟,记录数据信息。连日来,每天晚上11点多,共和生产区三个场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车辆穿梭,粮食调运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在槽坊场头,当最后一辆运粮车停稳在地磅上,过磅信息登记员葛菲菲熟练地记
  • 2024-06-11
    配料、装袋、封口、码垛……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大华生物公司的测土配方肥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各种定制肥分类整齐摆放,为夏管水稻用肥备足“营养餐”。手套、安全帽和防尘口罩,生产部负责人沈佳“全副武装”,将氮、磷、钾等化肥原料和微量元素投入配肥设备,电脑端输入定制数据,配肥设备将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量身定制的“营养餐”便“新鲜出炉”,一袋袋配方肥通过传送带装满开往各地的货车上,配送至各农户手中。公司负责人陈忠良介绍说:“现在是配方肥的用肥阶段,公司提前谋划,先后与24个经销商和种植大户签订供肥合约,为及时满足用肥需求,配方肥生产线实行两班倒,确保24小时运转,全力保障市场需求。”2022年,大华生物公司瞄准新型功能性配方肥个性化定制的发展方向,设计改造年产3万吨的定制配方肥生产线1条,并于2023年正式投入生产。当年根据测土配方田间数据定制生产了84种配方肥,精准服务经销商及JDB电子官网内农业单位53家,种植面积14.6万亩,实现产值2564万元。测土配方肥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为种植户生产定制配方肥,改变“一肥用天下”的传统做法
  • 2024-06-11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是一年麦收时。“三夏”工作如火如荼,海安农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要责任,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积极组织青年职工组成“三夏”青年突击队,奔赴田间、场头、烘干线一线,助力今年“三夏”生产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质量监督保夏收夏种”。机关三名女青年组成作业质量督查小组,按照“机器不离田、人员不撤离”工作要求,分区分片管理,重点检查农机作业质量、小麦收割质量、水稻栽插质量。“今年小麦部分田块有倒伏,我必须紧盯收割机进度,时刻提醒师傅放慢速度、降低高度”,本部第一生产区质量监督员孟晗说,说完她又立刻蹲下检查收割损失率和留茬高度。小麦收割贵在“抢”,为抢抓晴好天气收割,尽早腾田保夏种,每天收割机都要“夜战”,夜幕降临,收割机仍穿梭在田间地头,每收完一条田,大公基地的质量监督员李越就打着手电紧跟其后走一遍,“夜间光线不好,切碎的秸秆盖在倒伏的田块更看不清了,我检查一下,确保不漏收一块地”。随着小麦收割结束,田间的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着,质量监督员又开始在水田里对秧苗插深、缺穴、行距等进行检查,保证插秧质量,确保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烘干晾晒保粮食归仓”。麦收一环扣一环,随着天
  • 2024-06-11
    小麦夏收工作自6月6日开始试收以来,目前各单位近50台各类收割机已经进入了突击抢收阶段,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粮食晒场上,都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抢收抢晒抢运的喜人景象。今天一早,在晒干扬净的小麦入库进仓的基础上,一台日烘干达到300吨的塔式烘干流水线正式启用。目前,“我们质检小分队一方面通过督促单位粮食场头勤翻快晒,早日让小麦质量达标的同时,还对一些收割任务重、晒场压力大的单位,将场头粮食分流出一部分小麦进行烘干,保证田间小麦收割不受或少受晒场因素的影响。”供应贸易部经理闵忠生说。走进供贸部粮食收购现场,只见这边的运粮车一辆接着一辆进入库区,司磅、抽样、检测、卸粮,那边等候的空车和押车人员随时待命,接令出发,奔赴下一个晒场。在供贸部化验室内,不大场所内的四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忙而有序。现场操纵机械臂抽样的小麦随即进入化验环节,重点检测水分、杂质、容重等指标,对水分达标的粮食直接入库储藏,对水分不达标的小麦直接进行烘干区,等候卸车烘粮。现场上无论是供贸部的工作人员,还是运粮的驾驶员,或是押运车辆的人员,大家按规范流程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开始收储的粮食全是在晒场上晒干的小麦,如今进入抢收环节
  • 2024-06-07
    近日,东辛举办新品牛奶品鉴会,纯牛奶、原味酸奶产品受到热捧。这是东辛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做好强链补链延链的一个缩影。面对市场下行,如何挖掘、提升产业价值链,撬动发展新引擎?东辛用实干作答。养殖业是东辛传统产业。东辛在生产、供应、销售等全链条锻造产业“新长板”。5月初,东辛水产第4家南美白对虾虾苗经销直营店红火开张。育苗团队创新订单、直营店等销售模式,抢抓早期苗培育,深挖育苗产业潜力,调整生产周期由集中向持续供苗转变。在“养好一只虾”的同时,东辛水产积极布局商品鱼产业链,成功签下800万斤鮰鱼销售订单,大力发展鮰鱼预制菜销售和水产品深加工,预制菜以“线上+线下”模式营销取得良好成效,进一步提高了自营养殖抗市场风险能力。每天早上6点半,东旺“鲜奶吧”的员工们就已经有条不紊地为早高峰做准备了。店内鲜奶产品全部采用超欧盟标准的东旺奶牛公司自有牧场奶源,融入JDB电子官网元素自行设计包装,创新推出新品纯牛奶、原味酸奶。东辛与大型零售商签订战略协议,启动电商合作平台,拓宽生鲜乳销售渠道。在东米公司,东方、东盛等4个鸡场的百余名员工开展“对标一流”劳动竞赛,首批出栏215万只肉鸡,料肉比、成